2019-10-01-那些影响我的书

所谓的正书,乃是过了七月份就没用的书,所谓闲书,乃是一辈子都受用的书。——韩寒 《三重门》

虽然现在韩寒不经常发表图书作品了,但我还是要承认,在我从初二的开始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读的就是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其实我初一的时候读过郭敬明的《爱与痛的边缘》,那应该也算是启蒙读物,但对我的三观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我所理解的生活》。

我读的书大多都是畅销书吧,没读过几本经典。现在趁着回忆还有翻阅资料写一下。

《我所理解的生活》

韩寒写《我所理解的生活》时笔锋已经没那么犀利了,读起来很像是一个叛逆的少年在跟这个世界讲和。我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他以犀利的笔锋批判现实,但如果仔细读的话就会发现,他不是一个愤青,而是一个很理智的知识分子,他虽然批判,但却能理解批判的现实背后的原因。虽然也许他说得不对,也许他的见解不是当下最优秀的,但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还是有几乎正确的影响吧。

也许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就是一人一张选票选主席,其实这并不是中国最急迫的事。民主是一个复杂、艰难而必然的社会历程,并不是靠“普选”、“多党制”这些脱口而出的简单词汇可以轻易达成的。如果你对司法和出版从来都没有关心过,你关心普选有什么意义呢?无非就是说起来更拉风一点。这和那些一说起赛车只会提F1,一说起足球只知道世界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大概是2011年左右吧,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会受到当时网络的影响,有太多悲观的、带有批判和嘲讽的言论。读了之后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而不是批判。说白了,跟着愤青骂几句、嘲讽几句那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真正理解那些我们所批判的东西,才是最难做到的。

所以,这本书告诉我的是:尝试着多一些理解,而不是批判。

《乔布斯传》

这本书点燃了一个少年的梦想。

2011年,乔布斯逝世,由著名传记作者沃森写的官方传记《乔布斯传》开始发行。我记得我是初二刚开学时买的那本书,可贵了,60多块,还跟家人闹了一会儿才买的。

乔布斯有太多的超级“酷”的观点,相信大家都知道。比如说“改变世界”、“追求完美”之类的。当时看得我热血沸腾,现在我已经上大学了,慢慢意识到自己也是很平庸的人类,但是,那些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的观点依然影响着我。

《乔布斯传》从乔布斯出生前的故事讲起了他的身世,他是被领养的,她的亲生母亲在怀上她的时候还在读研究生,然后因为家长反对等各种原因不能结婚,所以就把他送给一对普通工薪阶层的夫妇领养。他的父亲保罗·乔布斯的工作把旧车低价买回来然后修好了再卖出去。他的技艺很精湛,家里的柜子啥的都是自己做的。

我到现在还记得乔布斯父亲的一个观点,大概意思是,柜子背面的木板用户是看不到的,但也要把它做得完美。这样的观点应该对乔布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他也那么追求完美吧。

书里有一个不怎么为大众所知,但却是苹果公司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沃兹尼亚克是一个真正的极客,1970年夏天,沃兹尼亚克刚上大二就休学了,在邻居比尔·费尔南德斯家的车库里,二人一起将芯片拼凑起来组成了一台计算机,也因为他们在组装电脑时爱喝奶油苏打汽水,所以这台计算机就被命名为“奶油苏打计算机”。

经费尔南德斯介绍,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认识了。一个技术上极其优秀的极客少年,和一个对设计极具灵感的天才少年一起,开始了计算机发展史的新篇章。

最开始的时候,沃兹尼亚克捣鼓出了一个可以利用电话运营商的漏洞的免费打电话的东西,叫做“蓝盒子”。沃兹尼亚克造出产品,乔布斯想办法把产品换成钱。于是他们开始兜售“蓝盒子”,最后因为被盘查而告终。这大概是二人合作的开始。

在一个DIY计算机的展览会上,沃兹获取一份仿英特尔8008微处理器的技术规格文件,赫然发现竟与五年前自己设计的奶油苏打计算机相去不远,他内心里的自制计算机梦再次被激发。

在聚会之后,他利用课余时间在惠普的办公室里搭建了第一代苹果计算机,在1975年6月29日的晚上10点钟,苹果一号的屏幕上显示出键盘所输入的字符,个人计算机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后来,他们在乔布斯父亲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公司。碍于篇幅有限,故事的复述就到这里。

总之,这本书给我展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计算机刚刚发展时的样子,沃兹尼亚克的“酷”深深影响了我,我对计算机的认识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所以,这本书点燃了一个少年的梦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