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终场

我之前在公众号写过一篇《大学的中场》,回顾了一下大学的“上半场”,以及写下一些思考。现在已经毕业了,写一篇《大学的终场》作为呼应,也顺带写写下半场的一些想法,当然有些文字之前已经以零碎的形式发表过。权当大学毕业时的记录以及与这个世界交流。

写《中场》的时候,我还没有去实习,也没有拿icpc的奖牌。在中场之后,我去了百度和字节跳动实习,也拿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竞赛奖牌。但这篇文章主要还是记录一些想法,竞赛和实习体验之类的之前说过了。

中场之后虽然变得更好了,但其实下半场的努力其实没有那么地热血,更多的还是之前努力的变现吧。

比如icpc竞赛打到大三才拿奖牌,但是我们队的成员都是大一入学就开始训练了。不得不提我的队友smc和pby,如果没有他们我应该没有奖牌,可能也就不会去百度实习了。同样地,可能因为字节比较喜欢百度的简历,所以字节跳动叫我去面试实习岗位就叫了5次。我还是真的很菜,第5次才面过。但还是希望读者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励志和逆袭的故事,我也无意于打造这种故事。因为我入职之后内推很多朋友和同学,过简历关的特别少,只有两个。所以这单纯是一手好牌打得不是特别差也不好的故事。

我的秋招差不多首战告捷,20年8月份,还没上大四的时候就拿了shopee的offer。但是之后百度快手京东什么的全都挂了,我一整个秋招只有1个offer。这其实也是自己的问题,因为实习太忙太累就没有去准备面试,几乎都是裸面,结果被毒打了。所以互联网程序员求职其实不容易,我稍微蹉跎了一阵子,就直接无缘第一梯队互联网公司了。

我当然也就不甘心,21年3月中旬回北京就离职准备面试了,最后也拿了百度和阿里的offer。但最后也还是选择shopee了。这个之后的章节会说。

想跟读者说:不必太焦虑,思考和行动终究会积累起来的。

关于人生选择

背景

我或者说大部分青少年高考之前的路,基本上没有什么自我选择。唯一有的可能也就是高中选择文理分科,毕竟中考能选的学校也就那几所,什么分上什么学校,选择的余地也不大,考量因素也不多,而且不管去哪最终的终点都是高考

高考之后选择就来了:报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上大学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是刷绩点、搞竞赛、去实习、搞科研、还是做跟专业牛马不相及但自己喜欢的事情。毕业的时候也要考虑去哪个城市工作、去哪个公司工作、去做什么。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个人背景和时代背景,我在高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怎么迷茫,报志愿也直接报比自己低20分的学校的以确保能报计算机。上大学之后也规划得很好,最终目标还是希望能进入bat工作,大一大二打竞赛、大三去实习,大四校招收割offer。甚至对于考研还是工作,我大二的时候就想好了。再说说时代背景,移动互联网催生以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为代表的小巨头,所以bat也就可能不是首选了。

然后具体事件是这样,我秋招的时候只拿了shopee的offer,没有bat tmd以及其他大厂的offer,所以其实很不甘心,从字节跳动离职之后还是在准备面试,最终百度和阿里的offer都拿了,我却因为打听到他们工作强度都不小,给拒掉了。。当然另外原因是shopee目前大家都说工作强度比国内大厂要好(也说不好、变数很大)、而且我被分配到基础架构部门,开发用golang语言也是我比较喜欢做的,而阿里是java开发。

一次剖析

我前几天突然想到,我的两次选择,还是会反映出我本身的性格特征。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的分数其实够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这两所都是985,但未必能选到计算机专业。因为我听说大学转专业很困难,再加上当时我们学校有一个同学因为在转专业失败大三回我们高中复读。给我的感觉就是,要是被调剂到一些专业我会很痛苦。后来在网络上我认识了zoomdong大佬,他是东秦的材料专业的。自学了计算机,去了实习工资巨高(比字节跳动还高)的公司实习,秋招拿了某顶级部门的offer。所以我就在想,虽然我没有他那么努力以及优秀的成就,但仿佛他是我高考时的另外一种选择,仿佛平行宇宙。就结果来看,我当时做的选择并不是最优的,转专业可以尝试,转不成功还能自学计算机,zoomdong大佬就是例子。

最近的选择也是这样,从功利角度来说去阿里比较好,虽然累点,得学之前没用过的语言,但大厂镀金的效果还是很好的,甚至在工资层面阿里给得比shopee高一点点。但那也许会牺牲掉很多,快乐和幸福感,以及对工作的热情。

所以我前几天突然找到了我做选择的根本原因:我特别在意主观体验,并且不愿意吃苦。穷日子过习惯了,所以对于物质追求也只是小富即安。相比于名利,更希望幸福快乐,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成就感。

就好像打竞赛的时候,写的代码很难,训练强度很大,基本上所有时间精力都得投入进去。几乎是没有赚钱的,最多的一次比赛奖金只有800。但那种看到自己一点点进步的成就感,以及代表学校去跟全国高校同场竞技的荣誉感,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一个是因为开源文化的盛行,所以学技术不一定非得去大公司。有很多优秀的书籍和源码可以学习。二是我在两家大厂实习过,想去外企体验体验(虽然是东南亚的外企)。第三点有点膨胀,我想以后再去大厂应该也不难吧,毕竟我也不会完全躺平,还是会追求成长的,而且虾皮也不算小公司了。再加上我好多朋友在大厂,求内推也不难。(到时候抬一手啊大佬们)。

这些年的赛道假设

这里引用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中的一段话

“不要让孩 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暗自认同赛道假设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于是他们就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他们可能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试错,只能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地在-一个被外界固化了的轨道上不停地跑着。

大多数青少年的经历都是相同的,从小就被迫地加入到赛道中。从小到大都有排名,中考排名高考排名,甚至求职也是一样。越靠前的人的可选项就越多且越好。所以就会不由自主地比较。高考之前是所有人都在高考这一个赛道上,考上好的中学,就更有可能考上好的大学。

高考之后有所变化,变化就是就是可以自己选赛道了,不是所有同龄人都一起去卷一个赛道了。首先高考之后就得自己考虑去学什么专业。上了大学之后也有了更多的可选项,比如去搞科研,去刷绩点,去做工程,去参加竞赛,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去做跟专业不相干的事情(做成了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资源有限,企业的招人名额和学校的保研名额都是有限的,所以还是需要去努力、去竞争。

大学毕业之后,当然也可以继续卷,比如说程序员赛道,人们在里面比大厂的职级,年薪等。比如工作就要达到阿里p几,要多少w的年薪,这种基于工作年限的比较,比较就会造成焦虑,当然也会促进努力吧。这不是我说着玩的,而是真的不少程序员都在比。

在大学毕业之际,我选择暂时放弃了这个赛道。当然不是说我不追求技术成长了,只是可能对于大厂的title和薪资,暂时先不管了,不会因为我的同龄人在更好的企业有更好的待遇而焦虑。——我还是希望我能够保持对写代码和计算机科学的热爱。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还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不应该盲目比较。

所以,如果我选择去阿里的话,从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上看是最优解,可能也是最赚钱的路线。但对我个人来说,我最近两年长胖了很多,一直缠绕我的皮肤问题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还是希望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和护肤,以及工作上的心智负担不那么大,让我有好心情好好生活。

工作之后的三次思想转变

这一段是二月份在知乎发表的一篇文章,因为我现在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所以姑且改都没改搬过来了。

从19年10月去实习打工到现在,已经1年4个月了。在这期间我发生了很多变化。

一开始会觉得特别累,压力也很大,比在学校的时候大得多。但其实客观来说当时的公司和部门,算很舒服的了,就这也让我感觉压力很大。具体来说就是很晚下班和要开会汇报的时候感到的压力。

然后就是觉得很不值得,那么多年来对程序员这个职业的憧憬都不那么美好了。我以前觉得我要从事我喜欢的职业,我的工作就像兴趣爱好一样快乐。但那段时间的感受是,我真正工作了,虽然确实是我理想的职业,但也不过是为了钱。

简单说,那个时候的观点就是:我虽然喜欢写代码,但不喜欢上班。写代码是兴趣爱好,但上班真的只是为了钱

后来我跑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实习,老实说,薪资翻了一倍,但工作压力就更大了。之前“单纯为了钱”的观点也没有改变。

直到后来我的秋招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虽然最后签约给的钱也不少,但对我来说,我没有去百度腾讯美团字节等公司,相比于我第一家实习就在百度的起点来说,又对比我在竞赛圈的大厂收割机来说,我是很失败的存在。

但是随着挫败感而来的,还有我的反思和思想的转变。那就是,改变了原来混口饭吃的思想,意识到追求极致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我得主动地让自己成长,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去业务之外的学习技术,或者去思考如何把业务做得更好。

知易行难。行动上我开始了一点点,开始抽时间看书,看源码,注重提升。但老实说做得还不够吧。

现在面临的挑战是过去的人生里从来没有遇见过的。之前从来没有既要工作又要学习还都得做好的情况。

对于精力,时间,和情绪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个模型,并且手画了一张图,就是一个三层蛋糕的样子,最底层是生活,中间层是终身学习,最上层是工作。

生活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情绪稳定,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也就要求要早睡早起,要控制好情绪,以及学会专注。

再上一层是终身学习,更直接一点说,包含对行业的认知,对社会的认识,甚至经济学和历史也需要去学习。

再上一层才是工作,因为只有前两层做好了,才有可能去任职更优秀的岗位。

这大概是我的想法,从热爱程序员这个职业,到觉得上班只是为了钱,又到开始意识到追求极致的重要性,再到现在的3层模型。

杂谈

这就属于强行插入的一段碎碎念了

一个人的社交圈子大致都是跟自己有点相似的人,有共同的经历或者是相同的爱好。上大学之后因为打竞赛且爱水群,认识了好多全国各地高校的朋友,学校层次也接近,大部分还双非一本的,985/211少部分。

我们有很多共同点:学校层次差不多,都是打icpc竞赛的,大多都去了大厂实习。这3个特点加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很小众的群体了。也正因为这样,这些人不由自主地组成了一个小圈子。

在我22岁这一年,我在北京上学和实习,有好多上面说的网友从全国各地来北京上班。都在一个城市的话,虽然大家都比较忙,但也还是可以偶尔聚聚餐,吃饭聊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各大厂的技术,日常的工作,竞赛的往事等等。还有大部分我未曾谋面,但可能日常网络交流还是挺多。

虽然现在很多人的社交都从QQ转到微信了,我还是很经常QQ,QQ空间还是经常发,就是因为我的很多朋友还在用吧。

这些很小众的群体,因为代码技艺高超从弱校冲进大厂,也许若干年后这些人里会出现顶级企业的中层或高层领导,未来可期。

展望

其实我只知道我去shopee的infra(基础架构)部门,但具体做什么我也还不知道呢。前几天参加了一个golang的开发者大会,觉得golang做的事情也挺多,现在基础架构,云原生也是技术的一个趋势,所以未来有空的话还是会玩玩开源社区,说来惭愧,我本科前半段在写算法题,后半段去企业搬砖,没怎么上过开源社区。。。

我有好多书还没看,有时间看看书吧,就当是业余爱好了。对,业余爱好——计算机科学。

至于职业生涯规划嘛,这可说不好,市场行情变化莫测,走一步看一步吧。

  • 成为对开源社区有贡献的人。
  • 能对shopee的基础架构做出自己的突出贡献。
  • 锻炼身体
  • 护肤